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5 19:09:03   浏览:852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大政发 [2012] 21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现将《大连市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连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大连市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保障对象的权益,确保保障性住房有效、公平分配,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保障性住房,是指经政府批准或给予政策性支持,由政府或其他主体投资建设、购买(含回购)或承租等方式筹集的住房,以及保障对象通过政府补贴、补助购买或承租的住房。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保障对象,是指经政府住房保障部门审核,符合条件并取得住房保障资格的家庭和个人。
  第四条 大连市行政区域内保障性住房的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屋局)是本市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市住房保障中心受市国土房屋局的委托,设立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监管机构),行使保障性住房的监督管理职能,具体负责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以下简称市内四区)保障性住房的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区市县(含先导区,下同)的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保障性住房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健全监管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七条 对违反保障性住房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利向监管机构举报。对举报属实和协查案件有贡献者,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 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与保障性住房监督检查工作,并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章 监督管理职责

  第九条 监管机构负责下列事项的监督检查:
  (一)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履行情况;
  (二)保障对象的家庭人口、住房、收入、资产以及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情况;
  (三)保障性住房改装修、入住、转租、转让、租赁备案、经营等情况;
  (四)信访、举报问题落实情况。
  第十条 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配合:
  (一)要求相关单位(个人)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并可进行查阅、复制;
  (二)要求相关单位(个人)就相关问题作出书面说明;
  (三)要求保障对象配合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
  (四)对违反住房保障政策的行为依法进行纠正和查处。
  第十一条 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熟悉保障性住房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忠于职守,秉公执法。

第三章 监督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 日常监督管理。各级监管机构可采取抽查、座谈、入户和管理系统检索等多种形式,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定期监督管理。各级监管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设定时间表,组织有关部门对保障性住房工作开展定期监督检查。
  (一)定期利用保障性住房、产权产籍和公产房屋管理系统,对保障对象的住房、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国家抚恤补助等变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二)区市县监管机构定期会同民政部门,根据申请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变动情况,对享受对象资格实施监督核查。
  (三)每年由市住房保障中心组织开展全市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情况的年审工作。
  第十四条 委托监督管理。市住房保障中心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监督管理内容,对委托区市县监管机构的职能及专项工作实施内容和受托监督管理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区市县监管机构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受理、审批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监督检查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区市县监管机构按季度和年度将监督管理情况分别报送市住房保障中心。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 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以虚假材料骗取住房保障,对已经取得资格但尚未获得住房保障的,取消保障资格;对已获得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保障性住房补贴、补助或退出保障性住房,并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给予相应处罚,记入信用不良记录。
  对责令回购的经济适用住房,回购资金额度和使用计划由市住房保障中心定期报市财政局审核,市财政局按回购进度统一拨付资金后,按存量房转让有关规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政府回购的经济适用住房,纳入市保障性住房统一管理。
  对依据政府有关政策和合同约定缴纳相关价款的,按照房地产估价机构出具的同地段同类普通商品房价格的评估报告,向市住房保障中心补交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缴纳的价款全额上交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八条 对保障对象应当腾退住房而拒不腾退的,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作出退出保障性住房或停发保障性住房补贴、补助的行政决定。保障对象对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行政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对保障对象拒不执行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又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 在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中,市住房保障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或其他好处,或不依法履行行政职责的,依法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纪检监察机关对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监管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因监管工作不力,导致国家和省、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得不到落实的,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对出具虚假材料的单位和个人,由监管机构提请有关部门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石家庄市文化市场管理条例(1997年修正)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


石家庄市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修正)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1995年4月1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1995年4月22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1997年4月24日石家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正 1997年9
月3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石家庄市行政区域文化市场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消费者,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文化市场管理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法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鼓励和支持开展健康有益的经营活动,禁止和取缔内容反动、腐朽、淫秽、渲染暴力、宣扬封建迷信以及赌博等非法经营活动。
对净化、繁荣文化市场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 本条例所称文化市场经营活动,是指主营或者兼营下列业务:
(一)营业性演出;
(二)从事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等歌舞娱乐经营活动和电子游艺厅、台球室、保龄球室及综合性游艺经营活动;
(三)电影拷贝的发行、放映;
(四)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出租;
(五)音像制品出版、复制、批发、零售、出租、播映;
(六)美术、书法、摄影、雕塑等艺术品的收售、展销、拍卖;
(七)营业性文化艺术培训;
(八)其他文化经营活动。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七条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管文化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文化娱乐和文化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出租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音像制品出版、复制、批发、零售、出租、播映和电视剧(片)交易的监督管理。其主要
职责是:
(一)贯彻并监督执行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措施;
(三)按权限审批文化经营项目;
(四)检查、处理违反文化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
(五)法律、法规授予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公安机关负责文化经营场所治安、消防的监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从事文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确认其经营资格,进行注册登记,核发营业执照,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税务、物价、环保、卫生、交通、旅游、城建、海关、邮政、通信等部门,应当协助文化市场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管理,共同负责本条例的贯彻实施。
第九条 文化市场管理实行属地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石家庄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负责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县(市)、区的文化市场管理部门按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
第十条 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在取得文化市场经营许可证和《消防安全合格证》、《物价收费许可证》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 文化市场主管部门应当公布文化市场经营项目的开办条件和程序。对符合开办条件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结审核手续,并核发经营许可证;对不予核发经营许可证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
第十二条 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向文化市场经营者收取费用的,应当持有物价部门核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并开具收费票据。

第三章 经营者、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三条 经营者对无有效执法证件的人员和无证人员的检查,有权拒绝、举报;对因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有权依照有关法律要求赔偿。
第十四条 经营者对文化市场管理部门逾期不予核发许可证件或者不予答复以及违法收费、集资的行为,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五条 经营者应当守法经营,接受执法部门监督、检查,并依法缴纳税、费。
第十六条 经营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用色情方式服务或者以此招揽、陪随顾客;
(二)不得利用演出、播映和电子游艺从事内容反动、腐朽、淫秽、渲染暴力、宣扬封建迷信和有损身心健康以及赌博活动;
(三)不得允许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歌舞娱乐场所和观看少儿不宜电影及录像片,禁止中小学生进入电子游艺场所;
(四)不得在文化娱乐场所出售酒精含量超过三十八度的饮品;
(五)不得在文化娱乐场所聘用无演出许可证的乐队或者表演人员;
(六)经营场所售票数和入场人数不得超过标准数额;
(七)不得举办核准登记项目之外的文化经营活动;
(八)经营服务项目应当明码标价,不得敲诈勒索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九)不得出版、印刷、发行、销售、出租国家禁止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
(十)文化经营活动的广告、海报,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以色情、暴力的文字、画面等形式招揽观众;
(十一)不得擅自转包或转租他人经营;
(十二)保持和维护经营场所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消费者因经营者违法经营行为致使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可向文化市场有关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举报,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调查、处理并告知处理结果。
第十八条 消费者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的有关规定,维护公共秩序,不得酗酒、赌博、索求或接受色情服务、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不得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剧毒腐蚀、含放射性等危险品入场。
妨碍合法经营的,经营者有权拒绝提供服务并予以劝诫、制止、举报。受理举报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予以查处。

第四章 文化娱乐和文化艺术管理
第十九条 文化娱乐场所的建设,应当符合发展规划,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第二十条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歌厅面积不得少于六十平方米,舞厅面积不得少于八十平方米,卡拉OK厅面积不得少于四十平方米,设包厢的卡拉OK厅总面积不得少于八十平方米,每个包厢面积不得少于六平方米,并有透明门窗;
(二)舞厅亮度不得低于四勒克司,歌厅、卡拉OK厅亮度不得低于六勒克司,包厢亮度不得低于三勒克司;
(三)歌舞娱乐场所扩声系统正常使用在九十六分贝以下,场外噪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四)灯光、音响技术符合国家及文化部行业标准;
(五)消防设备齐全、有效,并备有应急照明设施和两个以上保持畅通、红灯显示的疏散通道,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六)歌舞娱乐场所营业时间不得超过零点,节假日不得超过次日凌晨一点;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一条 营业性游艺场所,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电子游艺厅经营面积不得少于二十平方米,每台游艺机占地面积不得少于三平方米,台球室经营面积不得少于四十平方米,球台间距不得少于一点五米,其他游乐场所经营面积必须符合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准;
(二)场内声响不得超过七十分贝,场外声响不得超过六十分贝;
(三)电子游艺厅距中小学校周边二百米以外;
(四)消防设备齐全、有效,具有两个以上疏散通道,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五)不得设置赌博性电子游艺机,不得使用带有反动、淫秽、封建迷信、恐怖等内容及其它未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电子游艺机电路板;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二条 申请开办营业性歌舞娱乐、游艺场所的,必须报经开办地的市或县(市)、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文化市场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在本市进行营业性演出活动(含义演)的外埠演出团体,必须持本年度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经演出地的市或县(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演出。
设立营业性表演团体,必须向市或县(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演出许可证。
在文化娱乐场所从事表演的个人,必须向演出地的市或县(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表演许可证。
组织大型临时性演出活动,必须报经演出地的市或县(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
第二十四条 各级电影公司负责电影拷贝的发行工作,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发放电影拷贝。
电影放映单位或者个人必须从所在地的市或县(市)电影公司租赁、购进电影拷贝。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电影拷贝进行营业性放映活动。
第二十五条 开办电影放映场所,由当地县级以上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核发放映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进行美术、书法、摄影、雕塑作品、美术装璜经营活动,必须报经当地县级以上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办理经营许可证;进行收售、展销、拍卖的,必须报经当地县级以上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第二十七条 举办营业性文化艺术培训,必须报经当地县(市)、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初审同意后,方可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社会力量办学审批手续。

第五章 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管理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新闻出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经营图书、报刊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发行业务。
第二十九条 设立书刊二级批发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制作、批发经营单位,必须经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报省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办理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条 从事图书报刊零售和出租业务,必须经所在地县(市)、区新闻出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报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办理书刊经营许可证。
从事电子出版物零售和出租业务,必须经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报省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办理电子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一条 季节性零售挂历、年历画、年画,到所在地县(市)、区新闻出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临时销售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在经营场所以外举办展销活动,必须报经市新闻出版、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三十三条 批发单位批发书刊,必须经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验同意后方可发行;从本市运往外地的书刊,必须取得县(市)新闻出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开具的放行证明后,方可发货。
第三十四条 包销类、教材类、内部发行类、进口类图书报刊的发行以及古籍图书的回收与再销售,由新华书店、古籍书店负责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
第三十五条 书刊批发经营单位批发图书时,必须据实填写统一印制使用的书刊批发经营购销单。
第三十六条 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一证多家经营。

第六章 音像制品管理
第三十七条 除国家批准的音像出版、复制单位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出版和复制音像制品进行销售、出租或营业性放映。
第三十八条 设立音像制品出版或复制单位,必须经市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办理出版或者复制生产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设立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经营单位,必须向市或县(市)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音像制品发行许可证。
第四十条 音像制品的零售、出租,必须从持有音像制品发行许可证的批发单位购买、租赁。
第四十一条 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和批发单位举办音像制品展销、展览以及视听观摩等临时性活动的,必须向当地的市或县(市)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 设立录像或激光视盘放映单位,应当报县(市)、区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初审,由市或县(市)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放映许可证。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无证收费或擅自增设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的,由物价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予处罚。
第四十四条 未经文化市场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未办理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或超出核准登记项目范围从事文化市场经营活动的,由文化市场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经营物品及违法所得,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四十五条 经营者违反第十六条的,由有关主管机关依照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权限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一)项规定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吊销文化市场经营许可证。
(二)违反第(二)、(九)项规定的,由文化市场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经营的物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许可证。
(三)违反第(三)、(五)项规定的,由文化或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四)违反第(四)、(六)、(十二)项规定的,由文化或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八)项规定的,由物价部门责令返还不当得利、赔偿损失,并处以非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第(十)项规定的,由文化市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许可证。
(七)违反第(十一)项规定的,由文化市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转包、转租双方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六条 消费者违反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四十七条 文化娱乐场所不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业整顿,限期达标;限期内仍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吊销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 违反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由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音像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实施行政处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经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批准,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可以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组织,对违反文化市场管理秩序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
讼法》的规定,向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
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二条 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下列用词的含义是:
(一)文化娱乐场所:指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电子游艺厅、台球室、保龄球室、影剧院、录像放映厅以及具有上述功能的场地。
(二)音像制品:指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激光视盘以及其他以物质媒介为载体记录声音和图像的产品。
(三)电子出版物: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知识,并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媒体形态包括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

、图文光盘(CD-G)、照片光盘(Photo-CD)、集成电路卡(IC Card)和法律法规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问题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解释。
第五十五条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可依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1988年颁布的《石家庄市文化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附:石家庄市文化市场管理条例修正案

(1997年4月24日石家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7年9月3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修正案
一、原第六条第一款第四项修改为:“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出租”。
二、原第七条“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图书报刊出版、印刷、发行、销售、出租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修改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出租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三、原第十二条修改为:“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向文化市场经营者收取费用的,应当持有物价部门核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并开具收费票据”。
四、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修改为:“不得设置赌博性电子游艺机,不得使用带有反动、淫秽、封建迷信、恐怖等内容及其它未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电子游艺机电路板”。
五、第五章原“图书报刊管理”,改为“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管理”。
六、原第二十八条修改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新闻出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经营图书、报刊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发行业务。”
七、原第二十九条修改为:“设立书刊二级批发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制作、批发经营单位,必须经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报省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办理经营许可证”。
八、原第三十条删掉“单位或者个人”,增加一款为:“从事电子出版物零售和出租业务,必须经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报省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办理电子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九、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在“图书报刊”后均加上“电子出版物”。
十、第四十三条原“没收经营物品及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修改为:“没收经营物品及违法所得,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十一、第五十条修改为:“实施行政处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经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批准,依法享有行政处罚的机关可以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组织,对违反文化市场管理秩序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十二、第五十一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
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十三、第八章第五十三条增加一项:“电子出版物: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知识,并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媒体形态包括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
M)、交互式光盘(CD-I)、图文光盘(CD-G)、照片光盘(Photo-CD)、集成电路卡(IC Card)和法律法规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1997年9月3日

财政部关于统一印制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的复函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统一印制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的复函
财政部



中国民航总局:
你局《关于请财政部统一监制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的函》(民航财函〔1998〕420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为加强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以及《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的通知》(财综字〔1998〕24号)的有关规定,民航各机场收取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时
,应使用我部统一印制的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并套印“财政部票据监制章”(样式见附件)。统一印制的新票据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民航机场原使用的旧票据自新票据启用之日起停止使用。
二、鉴于原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的印制工作一直由你局指定的深圳鑫华溢印务有限公司承担,且该公司防伪技术比较先进,管理比较严密,因此,同意你局意见,继续由该公司承担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的印制任务。
三、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由你局统一到财政部收费票据监管中心购领,并发放到各收费单位,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收费票据工本费。你局应定期向我部报送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使用计划,以便票据及时印制和发放,票据使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如需要变动,应及时函告
我部。
四、你局应建立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的购领、使用、保管、发放登记制度,并于每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财政部报告上一季度有关票据的使用情况以及收费收入情况,自觉接受财政部或财政部授权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五、各民航机场于1999年1月1日启用的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票据存根应当存档备查,保存期限暂定3年。保存期满后,由你局负责登记造册,经财政部收费票据监管中心核准后,由你局负责统一销毁。
附件: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 票样(略)



1998年10月26日